欢迎来到我的小站呀,很高兴遇见你!🤝
由悟生维
这本书的观点是互联网会弱化人的思考能力,甚至将人的人性逐渐抹除,人将变得更加”机器化“。这本书观点的依据是人类大脑的结构会随人类使用制造出的工具的发生变化。这本书的论证的主要方法是时间论证,通过人类从远古以来到现在发明的工具对人类历史和认知的改变,进一步通过一些医学上的实验例子,推出了本书论点的依据,进而得出了互联网会”毒化“人类大脑的结论,并就避免此悲剧提出建议。
浏览百度热搜的好处就是不管那些新闻有多少真实性,其或多或少可以激发你的神经,有时候一个灵感啪就来了。就好像今天,我看到某个新闻后,突然就回忆起一段高中诡事。啊哈!时隔一周,这个系列又可以更新了。
话说在我高中那个无风也有雨的班级,某天一张写满女生名字的名单像孙悟空的出生一样,一下子从石头里蹦出来了。至今我都不知道这张名单的来历,当我知道它的时候,它已经让班上每个同学都看过了。我总是班上最后知道某些事情的人,没有过一次例外。名单标题是——“中国富豪榜”。名单内容赫然是我们班女生的价格,从几百万到几块不等。其实这个名单具体我没怎么看到,但是我知道这件事情是因为,高三的一天中午,我在食堂品尝美食。(PS:品尝美食成为我高中生活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这时候一个女生满脸“愁容”地坐到我旁边,神采飞扬,嘴却咧着嘟囔到:”你知不知道我们班那个‘中国富豪榜’啊?“我一看她地神态和这种”抛砖引玉“式开头就知道我毋需多言,接下来是她的表演时间。果然我啥都还未说,她便收住了不满的嘴角,似有一朵春花在她脸上倏地绽开,娇滴滴地嗔道:"哎呀!就是按照我们班女生的长相排的富豪榜嘛!上面有女生价格还有位置嘛!比如富豪的二奶啥的,排老前面了。""哦。"我木讷地发出了机器人般地回应,这一刻,我希望我们不是一个物种。她可来劲了,似乎要立志把我拉回凡星,"哎呀!我说搞这个名单的人太过分了!怎么能物化女生呢?""嗯。"我正在迟疑要不要跟她就物化这个问题深入一下,她接下来地话立刻打消了我这个天真的念头。"但是嘛,就是我排很前面。"话罢,空气忽然凝固在一种糖精味的氛围中,良久,我才从这种工业齁甜中回过神来,十分懂事地背着标准模板:"XXX(她在班上的外号,是说她好看的一个外号),你很好看嘛!""哎呀!哈哈哈哈!"一阵花枝招展的笑声终于得以泻出,我知道她这个中午就在等着这一刻,她已然得到她想要的,便开始发善心了,她补充道:"我们班有个女生,XXX,你知道不嘛?她就是排名在倒数,她找写这个名单的男生说了,仔细问了是不是有什么过节啥的?其实排名在倒数也不是什么大事......"
好了,今天的诡事说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毋须在下多言,各位看官都能从中品出独特的“诡”味!!!
昨天又跟父母去到郊外的公园玩了。现在我所生活的城市的郊外好几座公园连在一起,穿过这些公园可以从城郊一直走到山脚下。而且这些地方的商业也很繁荣,人流量大。人过得幸福,但是在我看来总是缺少一点什么。我在走路或者运动的时候大脑总是特别发达,昨天去公园的时候我忽然就明白了读书的一点意义,目前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观点。我发现人会随着读书朝着自己性格的反方向发展。比方说一个人小时候很活泼,那么他大抵会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性格逐渐变得沉静;又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怎么说话,那么他大抵会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性格变得外向。但是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即活泼的还是会活泼,沉静的还是会沉静,只是读书不会让人的性格借由自己的天性往极端发展。总体来说,读书是让人从言谈举止上变得中庸,这也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社会流行“读书无用论”的原因。因为未读书或太多书的性格会随着天性恣意发展,在某些事情上反而会展现出特定性格的优势。总而言之,这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就我个人而言,我小时候算是异常外向的类型,随着伴随着读书的年龄的增长,我的话逐渐变少。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是我知道自己拥有了一种能力,那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看上去不是很外向的人,但是需要我的天性属性的场合我可以展现。但是不读书的话,我认为我会在任何情况下看上去都是这样活泼的人,或许泼辣这个词更为合适。或许这也是我在观察了昨天那些公园里的人,街道上的人的感受,或许缺少的是这样一种性格中和的能力?我不知道。可是我想如果是在我以前读书的一些地方,有这样的公园,这样连绵几座山的公园绿道,可能我能看见的不光是带着坛子在草地上享受阳光的幸福的人,更有穿着紧身的健身服衬着他们适宜的身材,曼妙的线条在绿道上跑步的人,又或是带着头盔用他们健硕发达的肌肉踩自行车踏板的人。读书的意义可能在于让你反抗你的生活状态,你得到的不光是阳光温暖的幸福,更是永远在反抗的痛苦的快乐!
故事要从某省某市的一所高中说起......
该高中在当地的水平是这样的:在它之上有三所当地最好的公立高中和几所当地最好的私立高中,这个好自然是以高考考上大学和清北等学业指标来判定的。要博主来说,最好的高中永远是国际高中,那里的学生做的是学习而不是考试,并且重视体育和其他特长爱好,当然并不是每一所国际高中都是如此,但是大部分而言,国际高中满足这样的特性,博主之前的一个小梦想就是让更多的家庭的子女能享受到真正的高中教育......(那又是另一个系列的话题了)。继续说这所高中,这所高中时那三所最好公立高中的“子弟”高中,也是公立的,和它平行的高中差不多有七八个吧。进入这所高中的人呢博主从客观的数据来看,分成两拨人,但是这个客观数据是博主日后才知道的,进这所高中前博主只知道这是一所还不错的高中,然后分数刚好够进。博主进之前想的是该进这所高中,因为进去的人成绩都跟我差不多,应该会度过非常平静的高中。但是博主搞错了,实际上这所高中进去的人分为两拨,有约五分之三是像博主这样考进去的学生,有五分之一是考试成绩加特长的学生,还有五分之一是花钱的学生。据博主在2020年偶然得到的消息,该学校的学习位已经涨到了超过30万一个......在这里再插播一个特别新闻,当时博主进入高中半学期左右就爆发了巨大的"分校革命",也就是前面那三所好学校觉得它们的子弟学校有足够的能力来自营了,因此要给这些学校改名并把它们踢出自己的管理团队。此事一出,瞬间点燃了在这些学校的老师和家长。老师们组织了短时间的罢工以及家长上街游行抗议“分校”,最终在群众的不满中,该事落罢。这是博主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的抗议成功的案例,主要是家长们在街头游行的成果。
言归正传,现在博主要写下第一起高中诡事:
博主的习惯是在开启一个大系列话题的时候要讲解一下原因。那么为什么要写“高中诡事”系列呢?当然是因为高中发生太多诡异的事件了,而且诡异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鉴于高中在我国本应该是为了分数拼杀的时段,在这种单纯的战斗时段里面居然衍生出一大堆博主到现在都无法想通的事情,于是觉得这样宝贵的记忆是需要被记录的,或许正在阅读这个系列文章的你能够给出诡事的答案呢?
最后,博主还是要再声明一下自己对高中诡事迷惑不解的程度。博主有幸从小在一西南地区的某一城市里最好的公立小学读书,在那里见识了很多人在往后余生才会看到的事情,然后博主又到了自己家附近的一所一般的中学读初中,在那里看到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状态,并见识到了大部分人的生活,然后博主因为在那所中学成绩突出,被当地另一所中学的主任发现并提出邀请,此后博主通过考试进入了另一所中学的实验班进行后半部分的初中学习,在那里遇到了许多教授家庭的子女和富裕的商贾家庭,再次增长了见识。至此,博主从小学到初中阶段已经有幸看到了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生存状态。
然后博主来到了诡事疑云的高中......在高中的每一天博主都在刷新价值观中度过,博主每天只能靠默念自己小学喜欢的男生的名字来记住自己的人格,也是在那段时间,博主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完成了对自己喜欢男生的最隐秘的表白。博主后来想,或许是自己还是见识短浅,到大学再看看吧。于是博主到了一所外地的大学,地处繁华的省城,与上海相邻,在那里度过了正常而幸福的大学时光,遇到了人生中对我最好的班主任。然后博主又有幸到英国最好的电子系大学去深造,结实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但是,直到现在,博主还是无法明白高中的那些事情为什么发生!!!